时间:2025-06-27 09:41 来源:潼关政法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是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潼关县委政法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健全机制、创新方法、整合资源等多种举措,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深化普法宣传,助力源头预防“强根基”
充分利用广播、横幅、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信访工作宣传教育,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同时,针对“三夏”期间因机械、土地、灌溉等极易引发矛盾纠纷的实际情况,加强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以案说法,引导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此外,定期组织“法律明白人”参加培训,发挥其在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织密排查网络,确保矛盾隐患“早发现”
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域排查体系。一方面,充分发挥县镇村三级干部、党员、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力量,通过日常排查、集中排查、条块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将婚恋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物业管理等突出多发矛盾纠纷,及时纳入视线、动态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持续深化政法干警基层工作日活动,充分发挥政法干警专业特长和职能优势,广泛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合力攻坚基层矛盾突出的“揪心事、烦心事”,“老、大、难”等问题。
创新调解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快化解”
以“处置要早、调解优先、调防结合、定分止争”为思路,推进“警格+网格”双网融合。一方面,充分发挥政法委员在基层一线作用,整合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基层政法部门作用,利用综治中心平台,采取“基层党委+乡贤+乡村治理”和“小板凳+说事议事”模式,有效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另一方面,统筹全县政法系统资源,抽调政法干警132名充实到28个村级综治网格和5个镇级综治网格,充分运用“1+4+N”“四知”(知人、知事、知策、知访)“警司联调”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法,多途径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强化跟踪回访,保障调解成效“不反弹”
落实矛盾纠纷调解“回头看”机制,对已调解成功的纠纷,定期进行回访,通过电话走访、见面谈话、实地走访等方式,及时了解矛盾双方当事人对纠纷处理的满意程度,排查是否存在的深层次矛盾纠纷风险隐患,防止矛盾反弹。回访过程中,耐心倾听群众内心真实想法,认真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确保调解协议得到有效履行。通过跟踪回访,不仅巩固了调解成果,还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调解工作的信任和满意度。
编辑:陈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