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23 11:47 作者: 潼关政法委 来源: 渭南政法网
为全力打好脱贫富民决胜战,潼关县扎实开展“一补两送一议”活动和推进产业就业、完善基础设施、完善“两房”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规范科学有序开展。
“一补两送一议”活动成果明显。对退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措施核实补正;通过印发各类扶志扶智宣传彩页和各类政策汇编,组织集中宣讲,举办文艺巡演等活动,实现所有农户政策宣讲全覆盖;围绕电焊、月嫂服务、花椒种植、肉夹馍等技能培训,组织现场培训、网络培训,并重点针对2019年拟脱贫户议定产业脱贫措施和就业脱贫措施,确保已脱贫的1457户4912人持续增收不返贫,拟脱贫人口如期高质量脱贫。
“两推进、两完善”工作扎实推进。一是推进产业、就业扶贫。修订了《潼关县产业扶贫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产业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办法》,依托软籽石榴、种鸭养殖、肉夹馍等特色产业发展,拟定全县产业扶贫项目计划,完成了全年计划实施的产业项目规划调研、评审研判、风险评估,下拨了产业项目资金1161万元。组织“春风行动”暨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两场,健全了贫困劳动力务工信息台账,确保1523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全覆盖。二是推进扶贫扶志扶智。通过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新春故事会”“创业归来话发展”交流座谈会,开展最美系列评选表彰活动,组织假期回乡教师、大学生开设“假日课堂”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广大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人居环境改善行动,投入资金1161万元,实施了安全饮水、电网改造、村级道路、园区路、产业路、小型公益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四是完善“两房”建设。完成农村住房排查工作,确定了2019年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目前主体已经全面完工,计划8月底前入住。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十三五”共搬迁387户,目前装修、入住385户,宅基地腾退、后续帮扶等工作已全面安排,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精准脱贫措施扎实落地。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722人,落实送教上门政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因贫辍学,贫困家庭学生精准资助率达到100%。落实了“一降二提三免”和签约医生服务政策,发放门诊慢性病诊疗证2450人,贫困人口参合率和大病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落实了重点生态区生态效益补偿,选聘了60名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生态扶贫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全县农村低保户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494户1196人,供养特困人员160人,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593人,各类补助均按时发放。认真落实中省财政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制定出台了《潼关县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专项扶持资金专户专账管理,封闭运行,确保了专项扶贫资金管理规范,廉洁高效。省市两级包村部门投入扶贫资金21.8万元,主要用于干部培训、产业发展等。与西航职院、四川纵横集团对接的无人机试飞基地项目完成了前期勘测和项目策划工作。成功举办了“消费扶贫与爱同行”农副产品展销会和农产品进高校活动,签订了长期的消费扶贫协议书,有效带动扶贫产业发展,举办县镇两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2次共145人次,扶贫系统干部培训3次共260人次,“四支队伍”培训2次共360人次,举办了“扶志扶智”专题讲座,参加培训200人,各镇办、村社区举办“脱贫攻坚讲习所”36次共2200人次,切实提高了帮扶干部的帮扶能力,打造出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帮扶干部队伍。
问题整改初见成效。截至目前,中央专项巡视问题整改共排查问题29个,16个问题已整改销号,并建立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等3个长效机制。中央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共排查出6大类24个分项53个具体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100条,形成该县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责任清单,历年反馈的包联帮扶、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等方面11个问题;市委第四巡察组反馈脱贫攻坚方面问题,共梳理出4方面22个问题,制定整改措施50条,形成了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正在积极进行整改落实。
编辑:潼关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