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09:15 作者: 记者 彭斌 通讯员 马明宇 来源:渭南日报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需要新担当。
时光荏苒,半载已过。潼关县上下紧扣主题,坚持大抓发展、大抓服务、大抓效能,扎实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用实干实绩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潼关新实践。
在项目建设第一线,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24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入库纳统23个,2023年第一、二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通过数量、发行数量和储备数量均居全市第一方阵;在营商环境最前沿,一座座坚强的战斗堡垒凝心聚力,150项政务服务、180项高频办理事项实现“一次办好”;在作风能力主战场,一个个党员干部勇当服务先锋,组建“三夏”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从收割、运输到晾晒实行“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感受到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带来的新气象。
力量在党旗下凝聚,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势。今年以来,潼关县组织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着眼高质量发展主线,把“三个年”活动的安排部署要求贯彻到全年组织工作的全过程,融入基层党建、干部、人才、考核等各方面,紧紧围绕中心大局选干部配班子、抓基层打基础、育人才聚贤能,激励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转作风强本领、敢担当善作为,为潼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立根铸魂凝聚高质量发展磅礴力量
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
潼关县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来抓,强化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我们经常性参加学习培训,形式多样不说,培训的内容也很有吸引力。”潼关县城关街道办干部李梦说。
今年以来,潼关县不断创新培训形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创新实行“一月一主题”和“一月一夜校”,在教学载体、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革新,通过变“一人讲”为“多人讲”,变“课堂讲授”为“课堂讲授+现场教学”,实现从单向“填鸭式”到双向“互动式”转变。上半年,全县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640余期,累计培训3.6万人次。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县级层面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6期,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等600余人接受专题培训。各基层党组织通过镇街党校、干部“夜校”、全干会、周例会等,采取集中学习、交流讨论、现场观摩、知识测试等方式,实现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化、常态化。
一个个生动画面,是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有力实践,让忠诚干净担当成为全县党员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品格。
强基固本 打造高质量发展坚强堡垒
5月23日,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观摩团走进潼关县秦东镇寺角营村,观看专题片、听取汇报、“小马扎”上听党课……把工作成效“摊开”,让观摩人员“沉浸式”体验,在互动交流中分享好经验、好做法,让人眼前一亮。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潼关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深化“五化一体”党建品牌为抓手,不断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确保各领域党建工作全面有效进步。
在农村,全面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升行动,建立县委书记总指挥,分管县级领导分项具体抓,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分区负责,村党组织书记与第一书记“一线作战”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责任体系。举办村级党组织书记擂台赛讲和季度观摩,提升村级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规范“片区(原自然村)-村民小组-巷道”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划分一级网格83个、二级496个、三级1060个,健全完善“支委包片、党员联户”“小板凳党群说事日”“五必访、三必到”等制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红色助力团”,采取“村党组织+、村企联建、资源唤醒”等方式,建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8个,发展软籽石榴4.48万亩,建成规模养殖场27个。
在城市,大力实施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提升行动,完善“网格党支部-片区(小区)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党建组织架构,划定一级网格40个、二级109个、三级269个,组建网格党支部13个,配齐配强网格党支部工作人员64人,选派6名退出领导岗位干部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助推社区治理。建立“平战结合·应急支援”志愿服务体系,109个共驻共建单位党组织、3400余名党员干部全部下沉网格开展志愿服务,“一核五系”城市党建综合体效应进一步凸显,《构建城市党建联盟 推动治理提档升级》获得全市组织工作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
在机关事业单位,以创建模范机关党组织为抓手,聚焦机关党建创先、事业单位党建培优、国企党建提质,广泛开展“学条例、找差距、明方向”“党耀金城红烛争先”“五星支部”“季度之星”等系列创评活动,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整体提升、全面过硬。
在“两新”组织,深入推进“两个覆盖”质量提升行动,新组建社会党组织1个,非公党组织3个。开展星级党组织结对帮扶活动,推动全县“两新”党组织在制度建设、活动开展、基础保障等方面整体提升。建成潼关县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小蜜蜂驿站”,提供党建指导、培训交流等一站式服务。持续完善党代表联络服务机制,优化5个镇(街道)党代表工作室、2个个人党代表工作室建设,将168名党代表进行科学覆盖编组,设立党代表接待日,先后收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78件,回复解答69件,帮助协调矛盾2起。
同时,抓实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推行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六个一”责任清单,夯实党组织书记履职责任;创新开展“7+X”模式“主题党日”活动,规范党员组织生活;深化党员“岗区队”创建工作,创建党员示范岗850余个、党员责任区220余个、党员志愿服务队180余支,让党员在为民服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推行发展党员全程记实,把好新发展党员“入口关”;实施党内“双色预警”和不合格党员处置全程记实制度,截至目前,共发出预警单22份,提醒谈话15人。
环境宜居井然、基层服务周到、群众生活提高……如今的潼关处处生机勃勃。在这背后,是夯实基层党建基础、着力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是一面面鲜红党旗的正确引领和一座座基层堡垒的坚实支撑。
选贤任能 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用人之要,重在导向。
潼关县严格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选育管用”同向发力、一体发力,以队伍高素质保障发展高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深化“一考三评五印证”考评机制。围绕“三个年”活动、创亮点工作、市县考核指标及重点中心工作推进情况等进行靶向考评,更新完善2023年度科级领导和中层干部任务分解表。强化干部“一考三评”结果运用,结合综合研判和平时了解情况,今年以来对“三评”得分排名在前、工作实绩突出的16名同志进行提拔使用,树立了鲜明的用人导向。
持续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历练。选派2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党政主要部门和重点工作一线跟班学习锻炼,抽调30余名年轻干部参与全县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巡察、文化旅游等重点中心工作,让干部在基层一线中砥砺磨炼,提升干部承担“急难险重”工作任务的能力和本领。
严管厚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注重在党的建设、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一线识别锻炼干部,今年以来,运用“鼓励激励”机制提拔重用晋升其中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39名干部。推进科级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从严从实抓好干部管理监督,上半年以来,通过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为选用干部提供干部违纪违法和立案查处相关参考信息,杜绝了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潼关县把好干部标准落到了实处。
聚才引智 汇集高质量发展人才动能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潼关县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打造创新创业广阔舞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持续加大。立足全县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印发《潼关县2023年人才工作要点》,为人才工作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教科、卫健系统走进高校开展高层次人才招聘3场次,多途径多渠道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弹性”聘用、技术合作、顾问指导等方式,柔性引进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58名高等科研院所专家人才服务潼关高质量发展。
人才作用进一步发挥。深入实施“雁归工程”,凝聚潼关籍在外人才、领导干部、高校学生等智慧力量,为潼关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建立乡村振兴人才联络站5个,先后挖掘乡土人才70余名,让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
通过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潼关县积极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严实作风 扛起高质量发展责任担当
作风就是形象,作风更是力量。
潼关县扎实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全面提振干部“精气神”,把活动成果转化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红色力量”一线助企纾困。开展“进万企到万家”活动,每月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下属单位、服务对象家中、企业和项目一线等走访调研。聚焦机关效能、文风会风、营商环境、为民服务、生态环保、巡视巡察“六个专项治理”,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表3500余份,收集问题建议291个,已协调解决265个,办结率达91%,筑牢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
深入开展“五问五反省”活动。对标作风顽疾和能力不足等方面,每名干部每月开展一次自查反省,单位领导班子每季度与党员干部开展一次谈心谈话,累计查摆问题9000余条,建立台账、整改销号,切实增强了作风能力提升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紧盯群众关注的上学、就医、食品安全、交通出行、住房保障等急难愁盼,22个涉及民生领域重点部门和28个村(社区)确定“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406个,县教科、卫健、交通等部门,深入一线、现场办公,紧锣密鼓实施学校、医院、体育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8个,在实现为民服务全天候、全覆盖、零距离方面迈出可喜步伐。
作风提优激发活力,作风建设取得实效,为潼关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作风连着党风政风,影响社风民风,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环节。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坚持‘学’字为先提能力、‘干’字当头抓落实、‘实’字托底转作风、‘效’字以求促发展,把作风建设成效体现到干事创业的方方面面,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潼关县委书记于娟侠表示。
矢志不渝守初心,奋发有为担使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潼关县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助推“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在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断彰显新作为、谱写新篇章。
编辑: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