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4 09:36 来源:潼关县人民法院
7月22日,潼关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成功化解一起特殊的离婚纠纷。
案件当事人为一对聋哑夫妇,日常沟通存在天然障碍,婚后因生活琐事积累矛盾,感情逐渐疏远,最终原告张某诉至法院请求离婚。案件进入先行调解程序后,团队成员第一时间聚焦“沟通”这一关键问题——“要让聋哑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公平与尊重,首先要打破沟通壁垒”。为此,团队迅速联系县残联,邀请经验丰富的手语翻译全程参与调解,搭建起沟通桥梁,确保当事人在司法程序中能够“听得见”诉求,“说得出”心声。
调解过程中,团队通过手语翻译老师耐心倾听双方对婚姻现状的看法、对未来生活的规划,细致梳理双方在子女抚养、情感疏导等方面的诉求。同时,调解员积极与双方父母沟通,引导家人从当事人的实际处境出发,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共同为纠纷化解创造有利条件。
经过多轮细致调解,张某与李某最终就离婚相关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在法院调解人员、残联工作人员及双方父母的见证下,签署了调解协议,和平解除婚姻关系。当拿到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时,两人用手语向法院调解员和残联工作人员表达了深深的谢意,眼中流露出释然和对未来的期待。
对特殊群体的司法保护,考验的是司法的细腻与温度。此案的成功调解,不仅体现了司法调解的高效便捷,更彰显了法院对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高度重视与人文关怀。今后,潼关法院将持续秉承“如我在诉”理念,聚焦弱势群体需求,通过完善沟通辅助机制、细化权益保障措施,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感受到司法的力量与温暖,真正实现公平正义“无障碍”。
编辑: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