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5 09:05 来源:潼关检察
2024年以来,潼关县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要求,以“三有争创”为抓手,紧扣民事检察“精准监督”主线,以服务大局、保障民生、推进基层治理为着力点,创新机制、深化协作、强化队伍,民事检察工作取得新成效。
高质效办案彰显检察担当
潼关县检察院以“小案精办”推动监督模式从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效果型,通过机制创新提升监督效能,以精准监督促进司法公信力提升。该院检察干警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与证据观念,以案件质效提升民事检察监督水平,对民事审判程序及执行活动制发检察建议,做到审查、说理、处理“三精准”;构建“个案+类案”监督模式,依托大数据筛查类案线索35条,制发类案检察建议2件,推动实现“监督一案 治理一片”的辐射效应。
该院聚焦特殊群体权益保障,联合14家单位建立支持起诉协作机制,构建“线索发现-调查核证-多元调解”全链条工作模式,为24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46万元,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以检法协同重塑监督效能,凝聚检法共识,联合出台《关于加强调解案件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的意见》,建立常态化会商和检察建议专门化机制。该机制入选陕西省检察院2024年改革创新项目,形成“监督中支持、协作中制衡”的检法互动新模式。
内外协同释放监督聚合效应
潼关县检察院始终把“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作为重要使命,健全多元参与外部联动机制,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法律监督推动全面协同综合治理,聚焦个案办理开展社会治理深度调研,以“办案+调研+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模式,推动养老机构建立适老化改造等3项行业标准;同步开展劳动者权益保障专项监督,整合信访、法院等620条数据,梳理5方面具体问题,形成《劳动者权益保障调研报告》,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政协提案,推动渭南市人社局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工作的意见》,持续推动从“办理”向“办复”的转变。
该院深化府检协作机制,重点围绕劳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建立常态化线索移送、联合督办、专项治理工作机制。在应对粮食流通领域突发事件处置中,该院主动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并推动全县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相关创新实践被最高检转发推广;联合县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的意见》,将检察建议中需要借助人大监督推动的内容视情况转化为代表建议,推动民生热点问题解决。
创先争优锻造精品办案工程
潼关县检察院聚焦“三有”争创,从精细管理、精准办案、规范履职、高效落实入手,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该院聚焦典型案例示范引领,培育支持起诉、粮食安全、养老服务等精品案例8件,其中2件被陕西省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1件获评全市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着力提升拓展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推动解决民生领域、社会管理的突出问题,累计运用大数据模型7个,通过数据碰撞分析出异常线索189条,成案3件。
与此同时,该院打造“全媒体普法矩阵”,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3场次,覆盖群众3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发布原创稿件45篇;拍摄的支持起诉题材微电影《薪愁》,荣获平安陕西“三微”比赛三等奖,并入围最高检检护民生优秀作品展播;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专题汇报会,通过全媒体矩阵与公众深度互动。
实训砺剑厚植发展内生动力
潼关县检察院通过上下联动,搭建专业化人才梯队,立足实际,组建1名检察官+2名助理+2名书记员的复合型民事检察办案单元,形成主辅协作、梯次配合的办案模式,既强化类案监督的专业深度,又保障个案办理的规范标准;构建上下贯通监督体系,建立重大疑难案件上下联动办理机制,累计向渭南市检察院备案审查检察建议15件、书面请示报告重大事项2次,有效保障法律监督标准的统一性。该院积极参与全市民事支持起诉、虚假诉讼查办等专业化办案团队,在推动解决深层次、跨区域办案难题上,形成上下一体监督合力;组织民事检察业务培训和专题研讨,与同级法院开展同堂培训,有效提升民事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能和办案水平。
下一步,潼关县检察院将以服务法治化基层治理为着力点,持续深化“小案精办、类案深治、机制创新、数字赋能”四位一体工作模式,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多检察智慧与法治力量。
编辑:王倩
下一篇: 潼关检察:公益诉讼护航社区团购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