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8 11:09 来源:法治潼关
近日,太要镇太要社区西太渡一组村民张某与李某,因秸秆焚烧致玉米苗被灼伤一事发生肢体冲突,原本和睦的邻里关系瞬间降至冰点。
事件发生后,潼关县公安局太要派出所立即联系辖区社区干部并迅速启动“警司联调”机制,太要司法所所长罗刚第一时间赶来。这位有着十余年基层调解经验的调解员,身着整洁的制服,眼神里带着沉稳与关切。他先是在现场仔细查看了玉米苗受损情况,又分别走到情绪激动的两家人身边,没有急于开口说教,只是安静地听着双方你一言我一语的控诉,在笔记本上认真记下矛盾的焦点——从秸秆焚烧的责任认定,到冲突中各自受的委屈,连几句争执时的气话都没落下。
调解过程中,罗刚采用“背对背”沟通方式。面对张某时,他先是肯定了玉米苗受损带来的心疼,再轻声分析辱骂行为可能激化矛盾的危害;跟李某交谈时,他既理解对方被指责时的冲动,又严肃指出动手打人的错误。“远亲不如近邻,低头不见抬头见,为这点事伤了和气,值当吗?”话语朴实却带着温度,像一股清泉慢慢浇熄了双方的怒火。
经过三天的耐心疏导,罗刚不仅理清了纠纷的来龙去脉,还巧妙地联系上双方子女,让年轻人从旁劝解父母。最终,两家人的态度从剑拔弩张变为平和接纳,达成共识并签订协议,李某就动手打人行为向张某当面致歉,同时携带礼品登门赔礼;张某就辱骂行为向李某当面道歉,考虑到李某认错态度诚恳,张某自愿暂不追究其造成的医疗、营养等费用。双方及家属不得再因此事相互滋扰,若再次引发矛盾争执,相关违法责任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此次调解成功化解了邻里矛盾,既让双方深刻认识到自身错误,也切实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罗刚用他的细心、耐心与同理心,再次展现了基层调解员的担当,成为太要镇扎实推进基层矛盾化解工作、灵活运用“枫桥经验”就地解决纠纷的生动范例。
编辑:王倩
上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