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21 11:10 作者: 通讯员 周进峰 来源: 渭南政法网
渭南政法网(通讯员 周进峰)近年来,潼关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培育优势产业为基调,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按照“土地建园子,畜牧上规模,园区争创建,品牌树名优”的发展思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始终如一,定力抓好粮食生产。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总体发展思路,积极推行测土配肥、秸秆还田、良种统供等关键性农业技术,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预警和防治,使粮食产量稳定增长,我县常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万亩左右,总产4.5万吨左右。二是培强产业,加快特色果畜发展。近年来,县上突出软籽石榴、花椒、黄花菜、葡萄、黄金桃、樱桃、设施果菜等产业,采取示范带动、招商引资、园区承载、政策扶持、服务拉动等方法,多措并举,大力发展,全县特色农业面积达16万余亩。其中:软籽石榴2.64万亩,花椒12万亩,葡萄3000亩,黄花菜3500亩,苹果、黄金桃、樱桃、铁杆笋、芦笋等其它果菜及瓜类2200亩,设施果菜5000亩,苍术、射干、苦参等中药材2000余亩。畜牧业采取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强化服务等措施,下功夫防控非洲猪瘟,推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县生猪存栏达到7万头,种鸭35万套,蛋鸡、
鹅等存栏10万只,林麝存栏200余只。三是“农旅结合”,全力发展乡村旅游。围绕县上“一城三园一街”和“十里画廊慢游潼关”两大文化旅游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乡村旅游,走观光、采摘、休闲、体验、创意于一体的新路子,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业态深度融合,培育了马趵泉、润谷、双桥、上善等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景点5个,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0万元,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又一亮点。四是注重品牌,品牌树优成效显著。“潼关软籽石榴”2018年2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同时已注册了“潼翔”、“籽特软”、“中子嵋”、“红初鑫”“列斜沟”等5个企业品牌,并通过国家绿色产品认证。在第二届中国石榴博览会上潼关软籽石榴获得金奖。五是突出重点,扎实搞好扶贫产业培育。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是治本之策。2017年以来,县上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共投入产业扶持资金3408万元,扶持全县各行政村(社区)扶贫合作社及贫困户围绕软籽石榴、花椒、生猪、种鸭、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重点产业,搞好产业培育,夯实脱贫攻坚的基础。全县脱贫产业发展软籽石榴2000余亩,花椒3000余亩,黄花菜、葡萄、设施果菜、黑桃等特色水果2600余亩,瓜蒌等中药材400余亩。养殖种鸭20余万套,生猪1.5万头,牛、羊、鹅等其他畜禽10000余头(只),蜂216箱,龙虾20万尾,蚯蚓10亩。建设花椒、黄花菜、中药材、面粉、食用油、粉条、豆腐等加工企业7个。培育马趵泉、润谷、
上善村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景点3个。
编辑:王倩
上一篇: 太要张秀红:用勤劳双手攫取脱贫喜悦
下一篇: 秦东镇对脱贫攻坚整改工作开展“回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