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3 16:37 作者: 潼关政法委 来源: 渭南政法网
近日,在纪念党的九十九周年诞辰之际,潼关县县委宣传部党支部按照县直机关工委工作安排,开展了一次特殊的主题党日活动。
在支部书记陈光明的带领下,县委宣传部党支部全体党员来到了“三秦楷模”刘永生工作和战斗的地方——秦东镇寺角营村荒移卫生室。刘永生大夫作为“三秦楷模”,不仅为全省人民群众树立了道德模范的标杆,更是作为“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向广大党员干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刘大夫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平铺直述着日常点滴,为在场的党员干部讲授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四十五年来的默默坚守,在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刘大夫却彰显了不平凡的伟大精神,以及共产党员乐于助人、无怨无悔、心系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在场的党员干部无不为之动容。
党课结束后,顾不得和宣传部的同志拉家常,刘大夫便赶忙去接诊前来看病的乡亲了。部里的同志不忍打扰,便拿起扫把、簸箕等清洁工具连忙清扫了荒移村的道路卫生,并向还在为乡亲们忙碌的刘大夫匆匆告别。
离开寺角营村荒移卫生室,支部书记陈光明带着大家来到了位于渭水之滨的陕西省廉政教育师范基地——杨震廉政博物馆,学习杨震一生清廉为政的事迹,并向其致以崇高敬意和缅怀之情。
杨震年少好学、博览群书,被时人誉为“关西孔子”。直至五十,承蒙大将军邓骘听闻其贤能而力荐为秀才。在东汉初年任刺史、太守。在东莱太守任内,曾因拒收他荐举为秀才的王密十斤黄金贿礼,说出“天知,神知,我知,子知”这句千古名言(《后汉书·杨震传》),而升任太尉。他为官清廉,不谋私利,始终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不受私谒”。杨震“暮夜却金”的事,古今中外,影响很大,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徜徉在杨震廉政博物馆清风廊,纵观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历代廉政名吏纪念碑,支部书记陈光明向在场的全体党员说道,作为党的干部,一定要正确对待和使用组织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时刻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时刻心系人民群众的冷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不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嘱托和期望。
活动最后,潼关县县委宣传部党支部全体党员在杨震廉政博物馆四知堂前肃立,面向党旗、举起右拳并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中凝聚了全体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编辑:潼关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