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1 11:31 作者: 潼关政法委 来源: 渭南政法网
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潼关县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涝,早动员、早部署、早落实,扎实开展防汛抗旱工作。
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对照河湖长制和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建立县级领导牵头,职能部门包峪道、包镇包河道的落实机制。防汛及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工作会议,结合机构改革和今年防汛工作的实际需要,对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指挥机构和职责分工进行了重新调整,明确了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保证机构改革期间指挥调度和任务落实的顺畅。
完善预案,强化落实。结合机构改革职能变化的实际,修订完善了县级、专项及镇级防洪预案18个,完善了11座水库的调度运行方案和应急度汛预案。在落实27名县级领导,32名科级领导包镇、包峪道的基础上,全县11座水库分别由7名县级政府领导担任党政责任人,6名科级领导担任技术责任人,10名管理单位负责人或水管站长担任管理责任人。落实防御山洪监测、迁安责任人88名。组建了县级、黄河、渭河、南山支流(3支)、城区、太峪水库等8支抢险队伍,落实部队、民兵和镇村干部为骨干抢险人员1085名。
精心组织,严密监控。按照总体安排和河湖 “清四乱”要求,精心组织开展防汛安全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潼河河道内近5公里的碍洪树木进行全部清理,对所有水库和渭河堤防进行全面排查,对堤防水毁部位进行修复。从5月1日起,全面开始防汛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工作,各个部位的监测预警人员已全部到位。同时,加大督查力度,全力以赴保障全县安澜。
及时部署,全力抗旱。自去年10月份以来,面对降雨偏少出现的持续高温干旱,动用水库4座,抽水站2座,机井设备339眼,及时调动一切力量,积极开展抗旱工作。同时,向群众配送抗旱移动设备15台套,电缆400余米,小白龙软管1000余米,为群众灌溉提供便利。截至目前共灌溉农田5万余亩次,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编辑:潼关政法委
上一篇: 潼关县医改工作扎实推进